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 ARTICLE
化工制药管式换热器
一、核心结构组成
管式换热器(又称管壳式换热器)是化工领域应用的热交换设备之一,
其结构特点可拆解为以下核心部件:
1. 壳体与管束
壳体:多采用圆筒形设计,内部容纳管束,壳体直径(DN400-DN800)根据公称压力(1.0-2.5MPa)匹配工艺需求。
管束:由多根换热管组成,常见外径范围Φ12mm-Φ114mm,壁厚0.5-8mm。管束排列方式直接影响传热效率与清洗便利性:
正三角形排列:紧凑度高,相同面积可布管数多,传热系数高,但清洗困难,适用于清洁流体或可化学清洗场景。
正方形排列:管间距较大,便于机械清洗,常用于易结垢介质或需频繁清理的浮头式换热器。
2. 管板与端盖
管板:作为管束与壳体的连接件,其设计影响换热器密封性与热应力分布。固定管板式换热器采用焊接结构,成本较低但温差较大时易产生应力;浮头式及U型管式换热器通过可拆卸管板实现管束自由伸缩,消除热应力,适用于温差超过50℃的场景。
端盖(管箱):引导流体分配,组合式端盖可拆卸,便于管内清洗与检修。
3. 折流板与支撑结构
折流板:安装在壳体内,通过改变流体流向增强湍流,提升传热效率。常见形式包括弓形折流板、圆盘-圆环形折流板,其间距与缺口设计需平衡流速提升与压降增加。
支撑板:防止管束振动,尤其适用于长管换热器。
4. 膨胀节
作用:补偿管程与壳程因温差产生的热膨胀差,避免管板变形或焊缝开裂。典型应用场景中,当冷热流体温差超过80℃时,膨胀节成为必要配置。
化工制药管式换热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