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 ARTICLE
管束热交换器作为工业领域的关键热传递设备,其结构设计直接决定换热效率、承压能力及介质适应性。
一、核心结构设计:高效换热的几何基础
管束排列与流道优化
由壳体、管束、管板、封头及折流板组成。管束(平行管或螺旋管)固定于管板上,冷热流体通过管程(管内)与壳程(管外)逆向流动,实现热量交换。折流板通过增加壳程流体湍流强度,提升传热效率。
多程结构扩展
支持单管程、双管程及四管程设计,通过增加流体路径延长换热时间。例如,四管程结构使流体四次穿过管束,适合温差大或流量小的场景。
热膨胀补偿
浮头式或U形管式换热器可自由伸缩,消除温差应力。浮头式管束一端可移动,U形管束仅一块管板,均适用于高温高压工况。
二、材料选择:介质与工况的适配
部件 常用材料 适用场景
管束 铜、不锈钢、PPS复合管 强腐蚀性介质(如硫酸)优先选PPS复合管
壳体/管板 碳钢、不锈钢 高压环境(≥6.4MPa)需不锈钢增强强度
折流板 不锈钢、碳钢 频繁启停工况需高抗疲劳材料
创新材料应用:
PPS(聚苯硫醚)复合管添加石墨后,导热系数接近金属,且耐腐蚀、低结垢,适合化工废水热回收。
三、关键部件:协同作用的系统保障
管板与密封
管板支撑并固定管束,确保管程与壳程密封。采用弹性密封件(如聚四氟乙烯)或胀接工艺,避免高温焊接导致的应力。
折流板
优化流体流向,提升湍流效应。实验表明,折流板可使壳程传热系数提升30%-50%。
辅助器件
进出口接管:均匀分配流体,减少局部阻力。
排凝口/放空口:便于维护时排出积液或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