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章 / ARTICLE
管壳螺旋缠绕管式热交换器 高效传热
螺旋缠绕结构使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不断改变方向,增强湍流效果,传热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50%以上。例如,在催化裂化装置中,换热效率提升62%,年节约蒸汽1.2万吨。
逆流接触设计使传热温差梯度,热回收效率≥96%,较传统设备提升20%以上。
紧凑结构
通过多层螺旋缠绕设计,设备体积大幅缩小,占地面积减少40%以上,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工业场所。例如,在LNG液化过程中,设备高度降低40%,节省土地成本超千万元。
模块化设计支持快速扩容与改造,设备升级周期可缩短70%。
耐用可靠
全焊接结构承压能力可达20MPa以上,支持高温高压工况。换热管通常由不锈钢、钛合金等耐腐蚀材料制成,在沿海化工园区,钛合金设备已连续运行5年未发生腐蚀泄漏,寿命较传统设备延长4倍。
螺旋通道设计使流体对管路污垢的冲刷作用增强,结垢倾向低,管束两端预留自由段,随温度变化自由伸缩,减少热应力导致的设备损坏,寿命长达30-40年。
石油化工
在催化裂化装置中用于反应热回收和高温高压介质冷却,换热效率提升62%,年节约蒸汽1.2万吨。
在加氢裂化装置中替代传统U形管式换热器,减少法兰数量并降低泄漏风险。
能源领域
在核电站和火电厂中用于循环水冷却和余热回收,余热利用率提升25%。
在IGCC气化炉系统中成功应对高温高压参数,提高系统热效率。
低温工业
在LNG液化过程中,用于预冷、液化及过冷阶段,高效传热性能显著降低能耗。例如,某LNG接收站应用后设备高度降低40%,节省土地成本超千万元。
新兴领域
在碳捕集(CCUS)项目中实现高效热交换,减少碳排放。
在氢能储能领域,利用谷电制氢储能,供热效率突破98%,集成CO₂捕集模块实现碳负排放。
材料创新
研发碳化硅-石墨烯复合材料,导热系数突破300 W/(m·K),抗热震性提升300%,适用于第四代核反应堆等工况。
开发耐氢脆、耐氨腐蚀材料体系,支持绿氢制备与氨燃料动力系统。
智能化升级
集成物联网传感器与AI算法,实现预测性维护,故障预警准确率>98%。例如,某超算中心通过数字孪生系统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预测性维护覆盖率提升至95%。
构建虚拟换热器模型,通过CFD模拟优化螺旋角度,缩短设计周期。
绿色化设计
开发热-电-气多联供系统,能源综合利用率有望突破85%。
在碳捕集项目中实现高效热交换,减少碳排放,助力工业领域“双碳"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