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660167086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容积式换热机组:高效换热领域的核心装备解析

容积式换热机组:高效换热领域的核心装备解析

更新时间:2025-09-18      浏览次数:103
一、容积式换热机组的工作原理:容积储热与高效换热的结合
容积式换热机组的核心原理是通过 “容积储热" 与 “间接换热" 的双重作用,实现冷热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其工作流程可分为三个关键步骤:
首先,冷水(被加热介质) 进入机组的储热容积罐内,罐内设置的换热管束(或换热盘管)则通入高温热源流体(如蒸汽、高温水) 。由于冷热流体在物理空间上隔离,避免了直接混合污染的风险,这一特点使其在生活热水供应、食品加工等对水质要求严格的场景中尤为适用。
其次,高温流体在换热管束内流动时,通过管壁将热量传递给罐内的冷水,冷水在容积罐内逐渐被加热并储存。容积罐的设计不仅提供了充足的换热空间,还能起到 “缓冲调节" 作用 —— 当末端用水或用热需求波动时,罐内储存的热水可直接供应,避免了因负荷突变导致的水温不稳定问题。
最后,当罐内热水达到设定温度后,机组通过温控系统自动调节热源流体的流量或启停,同时借助循环泵将热水输送至末端用户,形成持续、稳定的热供应循环。部分机型还会集成智能控制系统,实时监测水温、水压、流量等参数,实现全自动运行与故障预警。

二、核心结构与突出优势:为何成为换热场景的优选?

(一)模块化核心结构,集成度高

容积式换热机组并非单一设备,而是由 “换热单元、储热单元、控制单元、辅助单元" 四大模块集成,具体包括:
  • 换热单元:容积式换热器(核心部件,分为卧式、立式两种结构);

  • 储热单元:保温储热罐(通常采用不锈钢材质,配备聚氨酯保温层,减少热量损耗);

  • 控制单元:PLC 控制柜、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电动调节阀(实现全自动温控与压力保护);

  • 辅助单元:循环泵、补水泵、过滤器、安全阀(保障系统流量稳定,防止杂质堵塞与超压风险)。

这种模块化设计不仅简化了现场安装流程,还能根据用户需求灵活调整配置,适配不同的换热规模与工况。

638848274673485211498.jpg

(二)三大突出优势,适配多元需求

  1. 换热效率稳定,水温波动小

容积式换热器的 “壳程储水 + 管程换热" 结构,使冷水与热源流体的接触时间更长,换热更充分;同时储热罐的缓冲作用,能有效应对末端负荷变化(如高峰期用水),确保出水温度偏差控制在 ±2℃以内,远超板式换热器的水温稳定性。
  1. 运行可靠,维护成本低

相较于板式换热器易因杂质堵塞板片、需频繁清洗的问题,容积式换热机组的换热管束流通面积大,且配备前置过滤器,不易堵塞;同时机组采用全自动控制,无需人工值守,仅需定期检查循环泵与阀门状态,维护工作量减少 60% 以上。
  1. 适用场景广,水质适应性强

由于冷热流体隔离,容积式换热机组可适配多种热源(蒸汽、高温水、太阳能)与被加热介质(生活冷水、工业工艺水),尤其适用于水质较差(如地下水)或对水质要求高(如食品、医药行业)的场景,避免了介质污染风险。

三、典型应用场景:从民用到工业的全面覆盖

容积式换热机组凭借其稳定、可靠的性能,已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以下为三大典型场景:

(一)民用建筑:供暖与生活热水供应

在住宅小区、酒店、医院等民用建筑中,容积式换热机组是核心的 “热交换枢纽":
  • 冬季供暖:通过机组将城市热力管网的高温水(110℃/70℃)换热为建筑内供暖系统的低温水(80℃/60℃),再通过循环泵输送至室内暖气片或地暖,实现稳定供暖;

  • 生活热水:在酒店、医院等热水需求量大的场所,机组可 24 小时连续供应 50-60℃的生活热水,储热罐的大容量设计(通常为 500-5000L)能满足高峰期用水需求,避免出现热水断供问题。

(二)工业生产:工艺过程加热

在食品加工、化工、制药等工业领域,许多工艺环节需要稳定的中低温热源(如 30-80℃),容积式换热机组可精准满足需求:
  • 食品加工:如乳制品杀菌前的原料水加热,机组通过精确温控确保水温稳定在 85℃,且因冷热流体隔离,避免热源污染原料;

  • 化工行业:用于反应釜的伴热或工艺流体预热,机组的耐腐蚀换热管束(如钛合金材质)可适配腐蚀性介质,保障生产安全。

  • 638848274508255264307.jpg

(三)公共设施:大型场馆与商业综合体

在商场、体育馆、机场等大型公共设施中,容积式换热机组需应对 “大负荷、多用户" 的复杂场景:
例如某大型商场的中央空调系统,机组需同时为空调末端提供冷冻水(夏季)与热水(冬季),通过双工况设计(切换热源与冷源),实现全年稳定运行;同时储热罐的缓冲作用,能避免商场内人流波动导致的空调温度忽高忽低问题。

四、选型与维护建议:确保机组长期高效运行

(一)科学选型:匹配实际需求是关键

选型时需重点关注以下三个参数,避免 “大马拉小车" 或 “负荷不足":
  1. 换热负荷:根据末端用户的总热需求(如供暖面积、热水用量)计算,公式为 “换热负荷(kW)= 流量(m³/h)× 温差(℃)× 4.186";

  1. 储热容积:生活热水场景需按 “最大小时用水量 ×1.2-1.5 倍" 选择储热罐容积,避免高峰期断供;工业场景则根据工艺波动周期确定;

  1. 热源参数:明确热源类型(蒸汽压力、高温水温度)与水质情况,选择适配的换热管束材质(如蒸汽工况可选碳钢,腐蚀性工况可选不锈钢)。

(二)日常维护:延长机组寿命的核心

  1. 定期清洗:每 3-6 个月清洗过滤器滤芯,防止杂质堵塞;每年检查换热管束,若出现结垢(如水质较硬场景),采用化学清洗或高压水清洗;

  1. 参数监测:通过控制柜实时观察水温、水压、泵组电流,若出现水温偏差过大、压力异常,及时检查电动调节阀或泵组;

  1. 保温检查:定期检查储热罐与管道保温层,若出现破损,及时修补,减少热量损耗(保温层破损会导致能耗增加 10%-15%)。

五、行业趋势:智能化与节能化升级

随着 “双碳" 目标与工业智能化的推进,容积式换热机组正朝着两大方向升级:
一是智能化提升:部分企业已推出搭载物联网(IoT)的机组,可通过手机 APP 远程监控运行参数、接收故障预警,实现 “无人值守 + 远程运维";同时结合 AI 算法,根据末端负荷变化自动优化热源流量,进一步降低能耗。
二是节能化改进:采用高效换热管束(如螺旋管、波纹管)提升换热系数,减少换热面积;同时集成余热回收模块,将机组排放的低温余热回收至热源系统,实现能源二次利用,部分节能机型的能耗较传统机型降低 20% 以上。

638848272302354115305.jpg

结语

容积式换热机组作为一种兼顾稳定性、可靠性与灵活性的换热装备,已成为民用建筑、工业生产、公共设施等领域的 “刚需设备"。在选型与使用过程中,需结合实际需求科学配置、定期维护,才能充分发挥其高效换热优势;而随着智能化与节能化技术的融入,容积式换热机组将在未来的能源高效利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为各行业的低碳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拿起手机扫一扫
地址:擎雷科技
邮箱:18660167086@163.com
联系人:陈奇

Copyright © 2025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030319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