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660167086
更新时间:2025-09-12      
浏览次数:153蒸汽输入与分布:高温高压蒸汽通过进口管道进入换热器的 “蒸汽侧",经分布器均匀分散至传热元件(如管束、板片)表面,避免局部过热或蒸汽短路;
冷凝放热:蒸汽接触低温的传热元件壁面时,迅速冷凝为液态水(冷凝水),同时将大量潜热传递给壁面;
被加热介质升温:壁面另一侧的 “被加热侧" 介质(如水、空气、油类)吸收热量后温度升高,最终达到工艺所需温度,而冷凝水则通过疏水装置排出,避免在换热区域堆积影响传热效率。

结构特点:由圆柱形壳体、管束(多根无缝钢管)、管板(固定管束)、折流板(增强介质扰动)组成;蒸汽通常走 “壳程"(管束外侧),被加热介质走 “管程"(管束内侧),便于清洗与维护。
优势:耐受高温高压(最高压力可达 30MPa,温度 500℃以上)、适应高粘度介质(如重油加热)、结构坚固寿命长(设计寿命通常 10-15 年);
适用场景:化工反应釜加热、电厂给水预热、石油炼制中的油品加热。
结构特点:由多片波纹状金属板(不锈钢、钛合金等)叠加组成,板片间形成交替的 “蒸汽流道" 与 “介质流道",蒸汽与被加热介质在板片两侧逆向流动,通过薄板快速传热。
优势:传热系数高(是管壳式的 2-3 倍)、体积小(相同换热量下体积仅为管壳式的 1/3-1/5)、拆装方便(便于清洗板片,适合易结垢介质);
适用场景:民用供暖(小区集中供暖的汽水换热)、食品加工(牛奶巴氏杀菌)、空调系统的新风加热。

结构特点:在光管外侧加装翅片(铝制或铜制),扩大空气侧的传热面积(翅片可使传热面积增加 5-10 倍),蒸汽走管内,空气走翅片间的通道,通过风机强制空气流动强化传热。
优势:解决 “空气侧传热系数低" 的痛点,大幅提升空气加热效率;
适用场景:工业烘干(如纺织、纸张烘干)、温室供暖、冷库除霜系统。
换热量(热负荷):根据被加热介质的流量、进出口温度差及比热容计算(公式:Q = mcΔt,Q 为热负荷,m 为介质质量流量,c 为比热容,Δt 为温度差),选型时需预留 10%-15% 的余量,应对负荷波动;
蒸汽参数:确认蒸汽压力(决定饱和温度,如 0.3MPa 蒸汽饱和温度约 133℃)、蒸汽品质
介质特性:被加热介质若为易结垢(如硬水)、易腐蚀(如酸性溶液)或高粘度(如糖浆),需选择对应材质(如耐腐蚀钛板、易清洗的板式结构)。
能效:优先选择传热系数高的结构(如板式),同时配置高效疏水阀(避免蒸汽随冷凝水流失,疏水阀效率每提升 10%,能耗可降低 5%-8%);
安全:高温高压场景需选择管壳式等耐压结构,且材质需符合压力设备标准(如 GB151《管壳式换热器》);有防爆需求的化工场景,需选用防爆型密封件与连接方式。
回收冷凝水余热:蒸汽冷凝水温度通常在 100℃以上,可通过冷凝水回收泵输送至锅炉给水系统,替代冷水补水,每回收 1t 冷凝水可节约燃料约 15kg 标准煤;
减少散热损失:换热器壳体与蒸汽管道需包裹保温材料(如岩棉、聚氨酯),保温层厚度根据环境温度设计(通常 50-100mm),可将表面散热损失控制在 5% 以内;
采用变频控制:针对负荷波动大的场景(如供暖系统),通过变频调节蒸汽阀门开度或风机转速,避免 “满负荷运行" 造成的能源浪费。

定期清洗:结垢会导致传热系数下降(水垢热导率仅为金属的 1/50),管壳式需每 3-6 个月用高压水或化学除垢剂清洗管束,板式可拆板清洗;
检查疏水系统:疏水阀堵塞或泄漏会导致蒸汽浪费,需每周检查疏水阀出口温度(正常应低于蒸汽饱和温度 10-20℃),发现异常及时更换;
腐蚀防护:对管板、焊缝等易腐蚀部位,定期进行防腐涂层修补(如环氧树脂涂层),海水或酸性介质场景需定期检测材质壁厚,避免穿孔泄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