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660167086
更新时间:2025-09-10
浏览次数:101强腐蚀性:废水中的酚类、硫化物、氯离子等成分会对金属材质产生电化学腐蚀或化学腐蚀。例如,高浓度氯离子会导致不锈钢材质发生点蚀,而酸性废水(pH 值常低于 6)会加速碳钢的均匀腐蚀,这要求换热器材质必须具备优异的耐蚀性。
高悬浮物与结垢倾向:废水中含有煤尘、焦油、无机盐等悬浮物,在换热过程中易附着在换热管表面形成污垢层。一方面,污垢会增加热阻,导致换热效率下降(据统计,结垢厚度每增加 1mm,换热效率可降低 10%-15%);另一方面,局部污垢堆积可能引发 “垢下腐蚀",缩短设备使用寿命。
温度波动范围大:煤化工废水的温度随工艺环节变化显著,例如气化环节排出的废水温度可达 180-220℃,而生化处理前需将温度降至 30-40℃,这要求换热器具备在宽温度范围内稳定运行的能力,同时需考虑温度变化对设备材质热应力的影响。

对于中低浓度腐蚀性废水(如氯离子含量<1000mg/L),可采用 316L 不锈钢换热管,成本适中且耐蚀性优于普通 304 不锈钢;
对于高浓度氯离子或酸性废水(如 pH 值<4),可选用钛合金(TA2)或双相钢(2205)材质,这类材质能在恶劣腐蚀环境下形成稳定的氧化膜,有效抵抗点蚀与应力腐蚀;
对于腐蚀性废水(如含高浓度氟化物、重金属),可采用石墨列管式换热器,石墨具有化学惰性强、导热性好的特点,但需注意其脆性大、不耐冲击的局限性,需配合壳体保护结构使用。

常规废水(pH 6-9,氯离子<500mg/L):壳体采用 Q345R 碳钢,换热管采用 304 不锈钢;
中腐蚀废水(pH 4-6,氯离子 500-2000mg/L):换热管采用 316L 不锈钢,管板采用 316L 复合钢板;
高腐蚀废水(pH<4,氯离子>2000mg/L):换热管采用钛合金 TA2,壳体采用碳钢衬胶或衬氟。
换热管规格与排列方式:换热管通常选用 Φ19×2mm 或 Φ25×2.5mm 的无缝钢管,长度根据换热面积需求确定(常见 6m、9m);排列方式优先采用 “三角形排列",相比 “正方形排列",三角形排列可在相同壳体直径下增加 30% 的换热管数量,且壳程流体湍流效果更好,能减少结垢。

折流板设计:折流板的间距与形式直接影响壳程流速与抗结垢能力。间距过小会增加流体阻力,过大则会导致壳程流速过低、易结垢,通常折流板间距取换热管长度的 1/5-1/3(且不小于 100mm);形式上,对于含悬浮物较多的废水,建议采用 “弓形折流板",其流通面积大,不易堵塞,若悬浮物浓度(>500mg/L),可采用 “双弓形折流板" 进一步降低堵塞风险。
管程与壳程划分:为避免腐蚀性废水对壳体的直接腐蚀,通常将废水走管程,而清洁的冷却介质(如循环水、蒸汽)走壳程;若废水含高浓度悬浮物,可采用 “多管程" 设计(如 2 管程、4 管程),提高管程流速,增强对管壁的冲刷作用,减少结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