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660167086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

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

更新时间:2025-08-14      浏览次数:31
精巧构造,铸就非凡性能
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主要由壳体、管束、浮头、管板、封头以及折流板等部件巧妙组合而成。其中,浮头结构堪称整个设备的核心创新点。浮头由浮动管板、钩圈和浮头端盖协同构成,通过可拆式连接与壳体实现稳固相连。这一精妙设计使得管束的一端能够在壳体内自由移动,宛如灵动的舞者,在温度变化的舞台上自由伸缩。当管程和壳程内的介质存在显著温差时,管束可沿轴向自如地伸展或收缩,有效规避了因热胀冷缩产生的巨大热应力对设备造成的损害,极大地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了运行的稳定性。例如,在某大型炼油厂的常减压装置中,应用浮头结构后,设备因热疲劳导致的停机维修次数大幅下降 92%,年运维成本降低高达 180 万元,成效显著。
同时,设备的管束通常精心采用多管程设计,如常见的双管程、四管程或六管程等。多管程设计如同为热量传递搭建了多条高速通道,显著增加了换热面积,极大地提高了换热效率。而折流板的合理设置则如同交通指挥员,改变流体在壳程内的流动方向,促使流体形成强烈的湍流状态。这种湍流状态如同湍急的河流,增强了流体间的混合与碰撞,进一步强化了热传递效果,使得总传热系数显著提升,一般可提高 20%-30% 。

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诠释热量传递艺术

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基于间壁式热交换原理,如同一场有条不紊的热量接力赛。工作伊始,冷流体和热流体分别有序地流经换热器的管程和壳程。冷流体宛如灵动的溪流,从换热器的一端轻盈地进入管程,在管内经过多次巧妙的折流后,从另一端缓缓流出。热流体则恰似奔腾的江河,从换热器的壳程入口汹涌而入,与管程内静静流淌的冷流体仅隔着一层管壁。在这个过程中,热量如同无形的使者,通过管壁从热流体热情地传递给冷流体。热流体在传递热量的过程中逐渐冷却,而冷流体则在吸收热量后慢慢升温,从而实现了热量的高效转移,完成了这场热量传递的精彩旅程。

显著优势,尽显风姿

高效换热,

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通过多管程设计增加换热面积,以及折流板引导形成的湍流,极大地提升了换热效率,在众多换热设备中脱颖而出。在甲醇合成气冷却工艺中,采用该设备后,换热面积成功减少 35%,同时压降被精准控制在 12kPa 以内,不仅保障了压缩机的稳定运行,还显著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为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

强大适应,无惧复杂工况

浮头设计赋予设备强大的温差适应能力,能够从容应对管壳程之间较大的温差变化。无论是高温高压的严苛环境,还是存在较大温差的复杂工况,它都能稳定运行,广泛适用于化工反应、石油炼制等对设备性能要求领域。在乙烯裂解装置中,该设备能够在高温高压的恶劣条件下持续稳定工作,为生产过程提供可靠的热量交换保障。

维护便捷,降低运行成本

管束可从壳体内轻松抽出的设计,为设备的清洗和维护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意味着可以便捷地对管间和管内积累的污垢进行清洗,有效防止换热效率下降和管道堵塞等问题的发生。某化工园区的环氧丙烷装置利用夜间谷电时段,仅用 8 小时就完成了管束清洗,年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15%,同时避免了全系统停产带来的巨大损失,极大地降低了设备的运行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

结构紧凑,节省空间资源

设备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如同工业领域的 “空间大师",尤其适用于空间有限的工业环境。在船舶、海洋平台等空间受限的场所,其优势更为明显,为这些特殊场景下的热量交换需求提供了理想的解决方案。

广泛应用,助力多领域发展

化工行业,保障工艺核心

在化工行业的广阔天地中,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无处不在。它频繁现身于加热、冷却、蒸发、冷凝等各类关键工艺过程。在合成氨、乙烯氧化等化学反应中,它精准控制反应温度,如同化学反应的 “温度管家",为提升反应转化率立下汗马功劳;在催化裂化、聚合反应、精馏过程等高温高压工艺里,它又如同可靠的 “幕后英雄",为化工生产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

浮头列管式换热设备的工作原理



拿起手机扫一扫
地址:擎雷科技
邮箱:18660167086@163.com
联系人:陈奇

Copyright © 2025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030319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