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8660167086

技术文章/ Technical Articles

我的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  硫酸钴列管式换热器:化工生产中的高效热交换解决方案

硫酸钴列管式换热器:化工生产中的高效热交换解决方案

更新时间:2025-08-08      浏览次数:21
列管式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列管式换热器,作为工业领域中热量传递的核心设备之一,其工作原理巧妙融合了热传导与对流传热两大基本原理,宛如一场精密而有序的热量 “接力赛"。
在这个热量传递的 “赛场" 上,热流体(如热水、蒸汽或热油等蕴含丰富热能的介质)与冷流体(如冷水、气体或其他需要吸收热量的介质)分别沿着不同的路径展开 “旅程"。热流体沿着列管的外壁欢快地流动,仿佛是一群充满活力的传递者,携带着大量的热能。而冷流体则在列管内部有序地穿梭前行。此时,列管的管壁就如同一个高效的 “桥梁",凭借其良好的导热性能,将热流体携带的热量迅速传递给冷流体。
这一热量传递的过程,本质上是基于管内外流体之间存在的温度差。正如水往低处流,热量也总是自发地从高温区域向低温区域流动。在这个温差的 “驱动" 下,热交换过程得以持续进行,从而实现了热量在不同流体之间的高效转移,满足了工业生产中加热、冷却以及温度精确控制等多样化的需求。无论是在硫酸钴生产中为反应提供适宜的温度环境,还是在其他工业过程中实现能量的合理转换与利用,列管式换热器的这一工作原理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成为众多工业生产环节中关键技术支撑。

638856831246359391123.jpg

列管式换热器在硫酸钴生产中的结构设计
核心部件构成
  1. 换热管:作为热量传递的直接执行者,换热管在列管式换热器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其材质的选择对于适应硫酸钴生产环境的特殊性至关重要。考虑到硫酸钴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尤其是在高温和高浓度条件下腐蚀性更为显著,通常选用耐腐蚀性能优异的材料,如钛材、哈氏合金等。这些材料犹如为换热管穿上了一层坚固的 “防护铠甲",使其能够在复杂恶劣的硫酸钴溶液环境中长期稳定地工作。以钛材为例,它不仅具备良好的耐酸性和耐碱性,能够有效抵御硫酸钴溶液的侵蚀,还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的优点,在保证换热管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了整个换热器的重量,为设备的安装和运行提供了便利。

换热管的管径和长度也是影响换热器性能的重要参数。一般来说,管径通常在 φ19 - 25mm 的范围内,这个管径范围既能保证流体在管内有足够的流速,以增强对流传热效果,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流体的阻力。而长度方面,换热管可达 6 米,通过合理设计换热管的长度,可以根据实际生产需求灵活调整换热器的换热面积,满足不同规模硫酸钴生产过程中对热量传递的要求。

638848284030456799867.jpg

  1. 管板:管板如同一个坚固的 “连接器",承担着连接换热管与壳体的重要使命。在硫酸钴生产过程中,管板需要承受来自介质的压力,因此其强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为了确保管板能够胜任这一重任,在设计时通常要求其厚度≥1.5 倍管径。这样的厚度设计能够保证管板在长期承受介质压力的情况下,依然保持结构的完整性,避免出现变形或损坏等问题,从而确保换热管与壳体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防止硫酸钴溶液泄漏,保障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1. 折流挡板:折流挡板在换热器中扮演着 “导流者" 的角色,其结构设计对提升换热效率起着关键作用。折流挡板通常采用圆形缺口设计,这种设计能够巧妙地引导壳程流体横向冲刷管束。当流体在折流挡板的引导下横向流过管束时,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流动现象 —— 卡门涡街。卡门涡街的出现极大地增强了流体的湍流程度,使得流体在流动过程中与换热管表面的接触更加充分,热量传递更加迅速和高效。折流挡板的间距也是一个需要精心设计的参数,一般为管径的 5 - 8 倍。合理的间距设置能够在保证流体流速和湍流程度的同时,避免流体阻力过大,从而实现最佳的换热效果。


638848283853036691608.jpg


拿起手机扫一扫
地址:擎雷科技
邮箱:18660167086@163.com
联系人:陈奇

Copyright © 2025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鲁ICP备20030319号-4

技术支持: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录    sitemap.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