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山东擎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碳化硅换热管:作为核心的传热元件,部分先进的碳化硅换热管采用激光雕刻技术形成微通道结构,通道直径通常在 0.5 - 2mm。这种微通道设计极大地提升了比表面积,可使其达到 500㎡/m³ ,传热系数高达 3000 - 5000W/(㎡・℃) ,相较于传统列管式冷凝器,传热系数提升了 3 - 5 倍。
壳体:壳体为设备提供外部保护,并支撑内部的管束,能够适应高温高压的环境,一般设计压力可达 12MPa 。它确保了冷凝器在复杂工况下的结构完整性。
进出口接管:进出口接管用于连接冷凝器与外部管道,通过精心优化流道设计,可使流体呈螺旋状流动。这种流动方式强化了湍流效果,同时降低了流体在管道内的压降,提升了整体的流体输送与热交换效率。
双管板设计:采用双管板结合双密封 O 形环的设计,能够确保热流体(管程)与冷流体(壳程)实现有效隔离,将泄漏率控制在极低水平,通常泄漏率 < 0.01%/ 年 ,极大地提高了冷凝器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复合管板:复合管板采用碳化硅 - 金属梯度结构,这种结构巧妙地解决了碳化硅与金属材料因热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热膨胀差异问题,有效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使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的变形量 < 0.1mm 。
模块化扩展单元:部分列管式碳化硅冷凝器配备模块化扩展单元,支持传热面积最大扩展至 300㎡ ,并且在维护时,可将维护时间缩短 70% ,能够很好地适应多种工况的需求变化。
耐腐蚀性能:传统金属冷凝器极易受到酸、碱等介质的腐蚀,而碳化硅冷凝器对浓硫酸、氢氟酸、熔融盐等介质呈化学惰性。其年腐蚀速率 < 0.005mm ,相较于 316L 不锈钢,耐蚀性提升了 100 倍,可耐受 pH 值范围为 0 - 14 的介质,设备寿命提升 5 倍。
传热效率:传统金属冷凝器的传热效率一般在 300 - 500 W/m²・K ,而列管式碳化硅冷凝器凭借碳化硅材料的高热导率以及结构设计,传热效率可达 1200 - 1500 W/m²・K ,实现了大幅提升。
结构紧凑性:传统金属冷凝器往往体积庞大,而列管式碳化硅冷凝器通过优化设计,体积可缩小 40% ,显著节省了安装空间,单位体积换热面积增加 50% ,减少占地面积 30% 。
维护成本:传统冷凝器年清洗费用较高,而列管式碳化硅冷凝器具有一定的自清洁功能,可降低维护成本 70% 。其模块化设计也支持快速检修,清洗周期延长至传统设备的 6 倍。
工作温度:传统金属冷凝器工作温度一般≤200℃ ,列管式碳化硅冷凝器由于碳化硅材料的高熔点(达 2700℃),可长期稳定工作于 1600℃以上,短时耐受 2000℃ ,通常可耐受 800℃高温。
材料寿命:传统金属冷凝器材料寿命一般为 5 - 8 年,列管式碳化硅冷凝器的材料寿命可达 20 年以上 。